首页

有没有招男奴的

时间:2025-05-28 18:53:02 作者:哈尔滨百年街区艺术焕新 游客“打卡”浪漫墙绘 浏览量:93394

  中新社南京12月4日电 题:“双向奔赴”的南京老城“微更新”:古居变宜居 旧巷焕新颜

  中新社记者 杨颜慈

  午后的南京,和煦阳光透过金黄色的银杏叶洒进位于老城南的小西湖街区。在这里,南京探索实现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老金陵与新南京在此交融,老居民与新生代在此相遇。

  小西湖是南京现存为数不多保留有传统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历史文化街区,区域内的古建筑年代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然而,历经百余年的古老建筑,却面临着房屋密集、年久失修、电网水网老化等问题及相应的安全隐患。

  2015年起,一场“双向奔赴”的老城微更新在此展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告诉记者,破解老城“难”,就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探索“小尺度、渐进式”的历史地段保护与再生新模式。

南京老城南的小西湖街区。杨颜慈 摄

  在改造之初,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相邻产权人及居民代表、微更新申请人、专家搭建了对话机制,共同就修缮与改造发表意见。在共商共议中,实现历史片区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在小西湖的改造更新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尊重每一个居民的想法,可以极大提升创造力和能动性,也增强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韩冬青说。

  经过改造,这里依然保留着老南京人记忆中的风貌:青砖黛瓦的小院前,老人们裹着冬衣闲话家常,孩童在门前院落嬉戏玩闹。这里还成为Citywalker钟爱的新打卡地:设计感与现代感十足的咖啡店、甜品店、食肆错落分布在新老空间里;非遗手工馆、小型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在这里驻扎,仿佛在留住“慢时光”。

图为小西湖街区里的秦淮灯彩工作室。杨颜慈 摄

  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不是“大拆大建”,本意是要改善居民的生活。因此,“人”在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我们希望留住老城南的本色,而不是让改造过的片区跟过去的生活、以前的居民完全没了关系。”

  记者到访时,在此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陈奶奶正在古朴的小院落前打理盆栽花草。片刻后,她从家里取了一些大米,铺撒在有光照的地方。“现在这里生态环境更好了,很多老树木都保存了下来。经常有小鸟在这飞来飞去,来我这儿‘吃顿饭’。”

  小西湖留根且焕新的同时,也保留了历史文化印记。漫步街区内,一处“满院尽铺黄金叶”的院落引人驻足。连廊间,数把透明的雨伞内粘贴着各色树叶倒悬空中。雨伞下的石阶路上,落叶不扫,别有风韵。推开玻璃门探往屋内,却是一片张灯结彩的画面。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的工作室。他告诉记者,“以前,南京市民和游客往往要到春节期间,才能看到秦淮花灯。现在在这里设立工作室,不少中外游客都会到此一游,为展示秦淮灯彩和南京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 神州大地展现万千气象

上海8月12日电(范宇斌 郭琪)《上海盟讯》是上海民盟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7月2日,至今已出版769期。12日,《上海盟讯》创刊75周年座谈会暨“长三角之窗”专栏启动仪式在上海民主党派大厦举行。

【小新的Vlog】博物馆奇妙夜!和自然来场“时空对话”

孟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近200年的传播发展历程,武术国际传播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武术传播者心中逐渐觉醒,他们在注重武术技艺传播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海外民众。

微视频|跨越文明的对话

“守卫祖国空天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从歼-20战斗机飞行员到全国人大代表,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高中强对2023年执行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任务印象深刻。

国防部: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更为惊人的是,当我们追溯历史,会发现古希腊人秉持的“至善”“美德”与古代中国人所秉持“仁爱”“礼仪”等价值观和道德观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这也证明了人类在追求更高尚的道德、更和谐的社会以及更美好的世界方面,始终保持一致。

天津天后宫举办庆祝妈祖诞辰活动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总人口近50万人,是民进中央的对口帮扶县。2019年4月,安龙县被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后,民进中央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断线,立足界别特色优势,集智聚力对接谋划帮扶项目,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